禾点点1月23日讯(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黄青松 )
2021年,嘉兴进一步完善种粮生产扶持政策,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;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,推出“种粮宝”数字化应用平台,提升粮食生产水平;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模式,提高种粮效益,粮食产量连续 16年位列全省首位,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全省第一。
虽然眼下是严冬,但在南湖区七星街道喜悦生态农场的麦田里,越冬小麦却郁郁葱葱,长势良好。农场工作人员正操纵无人机,喷洒除草剂,为小麦丰收打好基础。这家农场有粮食种植面积350亩,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,农场加强田间生产管理,2021年,麦稻两季都获得不错的收成,小麦亩产超过350公斤,晚稻亩产达到600公斤左右。
喜悦生态农场生产负责人赵伟说,“现在政府各方面服务也在升级,种粮补贴多一点,一亩地麦稻两季种下来,能补贴500多元钱,这样我们种粮就比较有积极性。”
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,2021年,嘉兴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。市本级对稻麦复种50亩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,给予每亩30元补贴;对交售订单粮的主体给予每50公斤20元奖励,每亩最高180元;在农业保险上,也给予补助。聚焦粮食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产业全链条,围绕田块管理、农事服务、惠农补助、金融保险、供销市场等功能,开发了“种粮宝”数字化改革应用平台,为农户降本增效,插上数字化翅膀。各地农业部门还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,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益。
“我们注重了农作制度的创新,挖掘春粮、小麦的播种潜力;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,来提高整个的经济效益,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已发展8.5万亩;高产优质品种应用面积也是越来越大;还开展了高产的创建行动,挖掘粮食单产潜力,来保障整个粮食的总产。”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斌说。
2021年,嘉兴粮食播种面积226.36万亩,总产97.79万吨,粮食生产实现全面增长,粮食产量实现5连增。其中,晚稻播种面积133.25万亩,创近8年来新高。粮食总产连续16年位列全省首位,以不到全省1/10 的耕地贡献了1/6 的粮食。
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裴浩然说,“2021年,嘉兴守好耕地面积,继续落实好‘藏粮于地’战略,开展了‘非粮化’整治,共整治了12万多亩;加强政策扶持,一次性发放了种粮农户补贴3200多万元,从政策方面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;开展好农技服务和社会化服务,提高粮食产量,提升稻米品质,守好了‘浙北粮仓’。”
编辑丨张庭红
责编丨沈育霞
审核丨施熠锋
嘉广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