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点点2月3日讯 (禾点点记者 周铭晔)
(点击观看视频)
“年糕寓意稍云深,白色如银黄如金。年岁盼高时时利,虔诚默祝望财临。”年糕谐音“年高”,作为嘉兴人过年的传统食物,寄予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憧憬向往,对老人有“年年长寿”之意,对小孩有“年年长高”之意。
在老一辈嘉兴人的记忆中,年糕都是在自己家做的。蒸着糯米粉的大桶冒着白烟,抡着大木榔头捶打着石臼里还未成形的年糕,偶尔还需要给年糕翻翻身,一旁等着的孩子们已经馋得连口水都快滴在桌上……这就是小时候家中打年糕的场景。
如今,随着土地流转,打年糕的场景在农村已经很难见到,手打年糕也逐渐成为年轻人的稀罕美味。虽然打年糕的人少了,但这份古老的技艺却仍完整保留着。
糜学江是桐乡市屠甸镇有名的种粮大户,为了让小时候的年味留下来,他在16年开办了一家专业生产手打年糕的企业。
“等到晚稻收割,脱粒,扬场,晾晒,碾米,就把新米放在水中浸泡,米在水池中彻底苏醒泡发后,再把它打成米粉。”糜学江告诉记者,想要做好手打年糕,首先要将糯米粉筛到粗细均匀,干湿适度,再上锅隔水蒸熟。蒸熟的米粉出锅后,就到了“打”这一步重头戏。以前习惯用木槌用力砸,现在改用更省力的棍子锤击,这样打出来的年糕不掺水,口感更筋道。
等到捶打后的年糕越来越黏糯,就放在案板上反复揉,搓成条,再用一条细细的线切割成块,手打年糕就算正式完成。
糜学江告诉记者,手打年糕最好吃的时刻,就是那热气缭绕中刚打出来的一瞬间,不干不硬,雪白细腻。偷偷揪一把放入口中,清香软糯,细细嚼来还有一股甜滋滋的味儿,什么都不加就是顶级的美味。
嘉兴的年味是什么?除却团聚、拜年、春晚。大概还有那一方热气腾腾的年糕,承载着故乡殷切的温柔,令你卸下防备,重归初心。
编辑丨周铭晔
责编 | 邓美丽
审核丨金周斌
嘉广集团禾点点编辑部